【歷史中的智慧】
正確聽取他人言語
【原文】
子曰:“法語①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②之言,,能無說③乎,?繹④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
?、俜ㄕZ:法,,嚴正;語(yu),,作動詞用,,告訴。法語之言指嚴肅正告的話,。②巽(xun)與:巽,,通“遜”,謙恭,;與,,稱許。巽與之言指恭維的話,、③說:同“悅’,,下同。④繹:分析,。
【譯文】
孔子說:“嚴正的告誡,,能不聽從嗎?但要以確實改正為可貴,。恭維的活,,聽了能夠不高興嗎?但要以冷靜分析為可貴,。盲目高興不加分析,,表面聽從實際不改,我不知道該拿這種人怎么辦了?!?br/>
【讀解】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法語之言也就是忠言,,嚴肅莊重的告誡,,聽起來不那么順耳.但卻有利于行動。所以,,聽忠言的關鍵是牢記在心坎里,,落實在行動上。不然的話,,很可能因為它聽起來不那么入耳,,因此就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當作耳邊風過去了,,起不到作用。
至于巽與之言,,情況就不大一樣了,。正因為良藥苦口,所以,,現(xiàn)代藥業(yè)把很多苦品良藥都裹上了糖衣來遷就我們,,、使我們不覺得苦,。語言方面也一樣,,正因為忠言逆耳,所以巽與之言就大行其道,。這種其與之言裹上“糖衣”來還就我們的耳朵,,讓人聽起來非常入耳,心里非常愉快,。有什么辦法呢,?人心就是如此,聽恭維話總比聽罵你的話來得舒服,。所以連圣人也說“恭維的話,,聽了能夠不高興嗎?”不過,,圣人后面還有一句話,;“但要以冷靜分析為可貴?!敝灰潇o分析,,聽聽恭維、奉承的話也沒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盲目高興而不加分析,,那就會被摔昏了頭,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了,。
歸結(jié)起來,還是要求我們重行動,,務實際,,誠意正心,正確聽取他人言語,。
【歷史小故事】
孫權喻呂蒙讀書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xiàn)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jīng)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庇谑菂蚊砷_始學習,。到等魯肅經(jīng)過尋陽時,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哥為什么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jié)為朋友才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