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博物館開展“保護遺址志愿文化服務”暨“三下鄉(xiāng)”活動
4月9日,我館開展了2018濱州市博物館“保護遺址志愿文化服務”暨“三下鄉(xiāng)”活動,。 此次活動是我館開展“大學習,、大調(diào)研、大改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該活動,,增強了我館工作人員的田野調(diào)查水平,宣傳了文物保護知識,,弘揚了志愿服務精神,。
當天,,我館全體工作人員先后來到秦皇臺遺址、茅焦臺遺址,、濱州古城墻遺址實地考察,,深入了解遺址保護情況,并向周邊居民宣傳文物保護知識,,講清遺址保護的一些注意事項,。
在茅焦臺遺址,文保員劉繼勇的母親告訴我們:“原來,,茅焦臺的面積要比現(xiàn)在大得多,,上面還有真武廟。現(xiàn)在,,雖然面積小了不少,,但更是要保護好她,這是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p>
秦皇臺遺址、茅焦臺遺址,、濱州古城墻依然巍峨高聳,,她們不僅是珍貴的文物遺址,更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如何更好地保護和科學利用這些文化資源,,如何讓這些文化資源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是我們一路不斷思考的問題,。
我們相信,,保護與利用并非水火不容,利用得好有助于保護,,保護得好也會促進利用,,二者完全可以彼此助益,形成正循環(huán),。只有“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人們才能更好地親身感知我們悠久的燦爛歷史和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才能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