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 ‖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 | 尋香草,做香囊,,讀離騷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午節(jié),、龍節(jié),、正陽節(jié)、天中節(jié)等,,節(jié)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jié)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fā)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jié)俗內容豐富,。
6月25日9:00,,端午節(jié)當天,我們將舉辦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尋香草,,做香囊,,讀離騷”活動,本次活動由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濱州市文化館,、濱州市博物館、濱州市圖書館承辦,,濱州市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FM104.2電臺、濱州國學堂,、山東崇廣文化協(xié)辦,。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y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p>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tǒng)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說到端午節(jié),我們除了知道吃粽子,、采艾草,、包香囊等風俗習慣,我們還會想到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楚懷王時代身居高位,,也曾在朝堂上大放異彩。他的骨子里流淌愛國的血液,,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因遭罷黜而怨恨,一心只想著為楚國的強大添磚加瓦,。
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尋香草,,做香囊,讀離騷”
活動時間
2020年6月25日 9:00(周四)
活動地點
蓮華書院
主辦單位
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
濱州市文化館
濱州市博物館
濱州市圖書館
協(xié)辦單位
濱州市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
FM104.2電臺
濱州國學堂
山東崇廣文化
報名方式
掃描二維碼,,提交報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