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 | 兔年迎新春 傳承中國年
歲聿云暮,,一元復始,。
我們揮手告別砥礪奮進的2022年,,闊步邁入華章初展的2023年。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春節(jié)期間,,濱州市博物館將舉辦“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主題系列活動,。
活動一:寓事如意——手工醒獅燈籠DIY
醒獅,屬于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獅是由彩色布條制作而成,每頭獅一般由2個人合作表演,,1人舞頭,,1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作出各種形態(tài)動作,,以圖喜慶與吉祥。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普及民俗知識,,濱州市博物館特別推出手工醒獅燈籠DIY活動,帶領小朋友們制作一個威風凜凜的醒獅燈籠,。
活動時間
1月24日(大年初三)
上午9:00——11:00
報名條件
9—14周歲青少年
報名人數(shù)
每場限報20人
報名方式
識別上方二維碼報名
活動地點
濱州市博物館三樓孫武講學堂
活動二:玉兔迎新——面塑萌兔迎新年
捏面人也稱“面塑”,,作為一種民間生命力極強的造型藝術,生長和扎根于民眾生活,,成為民俗風情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無時不在,無時不有,。捏面人這項藝術經(jīng)過祖祖輩輩的代代傳承,,時至今日,南北各異,,花樣繁多,。
兔年大吉
正值兔年,讓我們一起來博物館親手捏一只萌兔迎接新的一年吧,。
活動時間
1月25日(大年初四)
上午9:00——11:00
報名條件
9—14周歲青少年
報名人數(shù)
每場限報20人
報名方式
識別上方二維碼報名
活動地點
濱州市博物館三樓孫武講學堂
活動三:“兔”來運轉——好運錦鯉手工包
千百年來,,魚成為激流勇進、聰明靈活,、人丁興旺,、吉慶有余等美好內涵的象征,魚文化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傳統(tǒng)年畫中,,蓮花與鯉魚的組合表達“連年有余”之意,還有“鯉魚跳龍門”的說法,,被認為是“龍”的前身,。其中,擁有斑斕耀目的花色,、修長優(yōu)美的體型,、頑強的生命力的錦鯉,逐漸發(fā)展出了“好運”“運氣”之意,。
濱州市博物館將舉辦好運錦鯉手工包制作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教學活動,。
活動時間
1月26日(大年初五)
上午9:00——11:00
報名條件
10—16周歲青少年
(制作過程需要使用針線,建議有基礎的同學報名)
報名人數(shù)
每場限報20人
報名方式
識別上方二維碼報名
活動地點
濱州市博物館三樓孫武講學堂
圖文:蘇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