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特別活動 | 一面手制琺瑯鏡,一場驚喜告白
斑斕五月,,夏韻漸濃。5月9日9:00,,由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濱州市圖書館、濱州市文化館,、濱州市博物館承辦的“傳承匠心國粹·感受傳統(tǒng)之美——手制掐絲琺瑯彩,,送給親愛的母親”活動在濱州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順利舉辦,。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jīng)也是個花季少女,。”電影《你好,,李煥英》中的這句臺詞打動了無數(shù)人的內心,。每一位母親都曾擁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年少。
時光不老,,芳華依舊,,我們想永遠定格母親的美麗,。本次活動特別準備了“定格美好 溫馨合影”打卡拍照區(qū),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朋友們合影留念,,大家在記錄這一溫馨時刻的同時,,還獲得了母親節(jié)專屬徽章禮物。

琺瑯知識小課堂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傳承匠心國粹·感受傳統(tǒng)之美——手制掐絲琺瑯鏡,,送給親愛的母親”,,那什么是琺瑯呢?琺瑯又有怎樣的歷史,?接下來,,李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琺瑯的相關知識。琺瑯依據(jù)其具體加工工藝的不同,,分為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和透明琺瑯等,。中國的琺瑯工藝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琺瑯彩,,是17世紀晚期,從國外引進的舶來品,,它始于康熙,、興于雍正、衰于乾隆?,m瑯彩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復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外國的彩料在中國瓷器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盡顯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制作手工掐絲琺瑯鏡
尋跡琺瑯之美,,致敬匠心精神,,了解完琺瑯的相關知識之后,,進入了本場活動的第三個階段——制作手工琺瑯鏡。本次掐絲琺瑯鏡為大家選取了兩張參考圖片,,分別是蓮花和祥云,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眾花中顯得尤為高貴,,寓意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祥”在漢語中是“吉”的征兆,寓意祥和,、如意,、美好,。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大家按照步驟選材,、拓印、上膠,、掐絲、上色……一步步成就了自己的第一件掐絲琺瑯作品,。在金屬絲的彎曲轉折中,,大家專注于此,,讓心沉靜下來,,重拾對經(jīng)典工藝的情感眷戀,感受著傳統(tǒng)琺瑯文化的永恒魅力,。

記憶中的母親堅強偉岸,事業(yè)上巾幗不讓須眉,,家庭中溫柔親切,,做得一手好菜。殊不知,,媽媽曾經(jīng)也是個小女孩,因為我們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大家一邊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一邊滿懷感恩之心為母親制作琺瑯鏡,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對母親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