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博大思政課 | 感受賢士之光,,筑夢思政之路
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yè)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
——習近平
“行思致遠”2024濱州市高校文博大思政課
2024年11月6日下午,,濱州市博物館,、濱州市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聯(lián)合魯北技師學院的師生們,,在無棣古城博物館舉辦了“行思致遠”2024濱州市高校文博大思政課系列活動,。本次以“以史為鏡——行悟鄉(xiāng)土底蘊,汲取先賢智慧”濱州歷史名人系列思政課為主題,,旨在通過深入挖掘家鄉(xiāng)的文化底蘊與賢士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歷史文化意識。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子們滿懷熱情與好奇踏入了無棣古城博物館,,了解城垣的初建到歷代的興衰更替。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過去留給今天和未來的“書信”,它濃縮著古代人類生活圖景的層層剪影,,是協(xié)和盛世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是歷史文化信息的存儲器,,亦是我們打開無棣古城歷史之門的鑰匙。
無棣古城有“儒林翰苑”之譽,,文化底蘊厚重,,人杰輩出,對后世影響深遠,。雖方圓不過數(shù)里,,卻出現(xiàn)了1個相國、7個翰林,、9個尚書,、10個侍郎、55個進士,、167個舉人,、394個貢生。
接著,,學子們又來到了馮安邦故居,。馮安邦將軍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著名將領,英勇善戰(zhàn),,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觀看實物展示、圖片資料和影像記錄,,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馮將軍的英勇事跡,,被“抬上棺材上戰(zhàn)場,義無反顧赴國殤”的使命精神深深打動,。
接下來,,我們通過參觀非遺館的“寰海安瀾、武韻華章,、戲鼓舞繡,、食尚匠心,、技藝傳寶、匠心獨運”六個特色展廳,,不僅領略到無棣縣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臨海文化,,還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人民的智慧與勇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在吳式芬故居,,學子們深入了解了這位濱州籍歷史文化名人的生平與貢獻,。作為清代著名的金石學家和考古學家,吳式芬的學術成就和影響力深遠,。參觀中,,大家不僅感受到他對學術的執(zhí)著追求和清廉儉樸的家風,更深刻體會到他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行思致遠”2024濱州市高校文博大思政課系列活動之“以史為鏡——行悟鄉(xiāng)土底蘊,,汲取先賢智慧”濱州歷史名人系列思政課,不僅讓所有師生深切領略了濱州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有效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而且為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將濱州賢士們的優(yōu)秀精神特質,,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引領青年一代砥礪前行的精神燈塔,。
本次活動由魯北技師學院,、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濱州市博物館,、濱州市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