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 尋碑探古——領略山東碑石的不朽風范
2023年5月20日下午14:30,,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兼任山東大學尼山學堂導師黃壽成教授受邀走進了孫子書院·文化講堂,,在濱州市博物館四樓·多功能報告廳帶來了精彩講座——《山東碑石漫談》,。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黃壽成教授帶來精彩講座
碑刻,,一般理解為用體刻在碑石上的書法,,不僅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特有的藝術門類,,豐富了文化傳播路徑,,使得中華文化得以源遠流長。整場講座,,黃教授從碑石分類及形制,、拓本兩大方面對山東碑石展開論述,。
精彩講座瞬間
黃教授首先介紹了碑石的分類與形制,他談到碑石的分類準則:前人或本石刻形制,,或視文字性質(zhì),,互有得失,迄無定式,。竊以為形制與文字性質(zhì)是不可分離,,故將其分為八大類,分別為碣,、碑,、墓志、畫像,、造像,、石經(jīng)、題詠題名,、建筑物器物刻字,。黃教授從碑石的發(fā)展起源、形制特點和史傳名碑對碑石作了分別闡述,。
現(xiàn)場聽眾認真聆聽
在拓本部分,,黃教授先向現(xiàn)場聽眾介紹了碑帖拓本的對校和聯(lián)校的概念:
對校,是用同一碑刻的二種不同年代的拓本相比校,,找出二者存字的多少,、筆畫損泐、石花大小,、以及碑石斷損的差異,,從而判斷二紙拓本的新舊及年代。
聯(lián)校,,是指用同上的方法把三種以上不同年代的某一碑刻拓本進行比校,,來判定其新舊次序和各自年代。
接著,,黃教授從文獻存世角度,,為現(xiàn)場聽眾舉例介紹了部分孤本和稀見本,同時從拓片???、原石辨?zhèn)蔚姆椒ㄖv解了從事拓片整理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精彩講座瞬間
如何識別原石拓本,、覆刻本與偽刻拓本呢,?黃教授在此也做了回答:
(1)凡歷代刻石、碑志,、造像都是以石鐫刻,。所以凡拓本無石刻質(zhì)感而呈現(xiàn)出木紋者,,都是木版覆刻本,凡拓本現(xiàn)出泥裂紋的,,可以斷定它是泥版覆刻本,。
(2)原石經(jīng)年既久,因風蝕而剝泐出的石花是自然形成的,,而以石鑿刻的覆刻本多雕鑿痕跡,,人為造出的石花尤板滯而欠自然。因此從石花的不同也可以判定原石拓本與覆刻本,。
(3)中國書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與原石拓本比較,,后世所造翻刻本的文字,,總顯得軟弱無神,無高古風韻,。從張猛龍碑原刻與覆刻的書法上就不難看出這一點,。
(4)拓本紙墨的認識 ,歷代碑石拓本,,所用紙墨各有不同,。
(5)注意印章、題跋,。
精彩講座瞬間
黃教授學識淵博,,為人謙和,內(nèi)容深入淺出,,博得現(xiàn)場聽眾陣陣掌聲,。活動在現(xiàn)場聽眾熱烈的討論中落下帷幕,。
本次活動由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濱州市博物館承辦,崧岳書院協(xié)辦,。更多精彩內(nèi)容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