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力量·“我用初心守護你”
總序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眨眼之間,,濱州市博物館已經成立7年了,。7年來,經過所有博物館人戰(zhàn)天斗地,、不畏艱辛的拼搏奮斗,,一座富有朝氣和活力的現(xiàn)代化博物館拔地而起,成為濱州地方文化新地標,。
在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值得敬佩的先進典型人物和足以淚目的感人故事,。借此平臺,,我們將陸續(xù)把這些感人故事一一呈現(xiàn)給大家。
博物館工作者是中國千萬個就業(yè)崗位中一個普通的存在,,
他們的工作崗位亦是一樣的平凡,。
因為對博物館事業(yè)堅定不移的愛和信念,
才鑄就成博物館堅不可摧的力量,。
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奮戰(zhàn)在博物館安保一線上的三位“老兵”。因篇幅所限,,我們將分三期推出,。
工作需要,文中所寫人物均隱去真實姓名,。
運動健將于師傅
采訪于師傅時,,正趕上于師傅值班打點,,我們也跟隨他體驗了打點全路線。筆者一路小跑才能吃力地跟上他的步伐,。很多人認為保安這項工作技術含量偏低,,只要站好崗、值好勤就算完成本職工作了,。若不是親身體驗,,很難想象,在濱州市博物館做保安沒有好的“三力”(腳力,、眼力和腦力,,)還真是勝任不了這看似簡單的工作。
首當其沖的當屬這“腳力”,,“打點”是一個濱博保安師傅們的專用名詞,,在博物館場館內分布著58個點位,這58個點位覆蓋在各個樓層,,通過巡視這些點就可以做到場館內監(jiān)控全覆蓋,,安全無死角。在8小時的上班時間里,,于師傅要打4遍點,,據測算,走完這一遍點位需要2.5公里,,4趟下來就是10公里,,大約2萬步。翻開于師傅朋友圈的微信運動步數(shù)排行榜,,他居然長期高居榜首,。
于師傅打趣地說,“在咱博物館上班,,可比你們年輕人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更經濟實惠”,。
于師傅是2017年6月到博物館工作的,可以說見證了濱州市博物館從一座不完善的鋼筋水泥建筑到一座功能完備,、人氣火爆的城市文化新地標的全過程,。無論是外圍巡邏還是展廳秩序維護,館內保安工作崗位他幾乎全都干了個遍,。論 “眼力”于師傅可以算得上是“洞察萬物”,。停車場的哪輛車沒有停到指定車位,廣場前的哪個角落里又有了煙頭,,報刊架上哪種宣傳單頁又快用完了……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眼力好的于師傅看到眼里,記在心里并默默地把他們落實到位。
數(shù)“腦力”于師傅也當之無愧,。多年的門崗安保經驗,,也讓他成為了一位合格的“問題解決專家”。日常工作中,,難免會有個別不太遵守場館秩序的觀眾,,比如不配合防疫檢測,在場館內大聲喧嘩等,,面對這樣的游客,,于師傅不僅禮貌勸阻、專業(yè)作答而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解釋,,贏得了留言簿上眾多觀眾對博物館的肯定與好評,。
于師傅的故事算不上轟轟烈烈、算不上卓越不凡,,但讓進入博物館的每一個觀眾感同身受,、親切自然,正是這些像于師傅一樣普普通通的保安員用最為樸素的初心守護了展品的安全,、守護了濱博的平安,,助力了濱博的發(fā)展,他們就是博物館的力量,。
文字:葛彩華
制作:于倩倩